创新驱动发展 知产赋能未来
2月28日,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济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国柱在会上作题为《创新驱动发展 知产赋能未来》的典型发言。
近年来,济宁市坚持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专利转化运用效益明显。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济宁不断盘活企业知识产权闲置资源,持续释放专利价值“红利”,切实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成果落在实处。十四五以来,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整体水平不断攀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突破120亿元,惠及企业800余家。
一、以高质量创造提升创新能力,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夯实基础
一是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围绕重点产业链批次开展专利导航项目,面向社会发布专利导航报告、技术需求清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清单等系列研究成果,为全市骨干产业链攀登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创新研发能力。2024年,济宁争取省级专利导航项目4个,17个市级专利导航项目完成结题验收。二是完善培育机制。构建了以“专利微导航+技术研发攻关+预审优审通道+高水平代理”为主要特征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促进专利转化实施,有效助力我市专利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935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28件,同比增幅26%;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达3592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34件,同比增幅28.7%。
二、以高效益运用增强创新动力,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疏通堵点
一是高位推动。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济宁市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纳入重点任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一月一链”等投融资路演活动。二是政银互动。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融资项目库“白名单”,向全市各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优先推送工作基础扎实、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济宁市分行签订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三是部门联动。连续五年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金企合作对接会,政金企合作对接平台不断提质拓面,持续为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铺路。与济宁金融监管分局、市金融办、市人行等多部门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形成“政、金、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24年,济宁市专利权质押登记330件,质押登记金额30.09亿元。
三、以高水平服务激发创新活力,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速增效
一是当好窗口“服务员”。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济南代办处济宁工作站,实现与审查人员点对点沟通,大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业务“一次办好”,窗口服务工作获得企业与银行的一致好评。依托济宁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专利评估质押融资系统,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不见面”“网上办”,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后一公里”。二是当好政策“宣讲员”。针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定期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能力。面向全市范围开展知识产权托管服务项目,引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动上门,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服务,补齐企业基层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340余场(次),累计走访园区50余个,参与活动的市级银行及保险机构34家,培训企业2100余家(次)。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下一步,济宁市市场监管局将围绕省局工作要求,聚焦“一个万亿、五个倍增”,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在全链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水平上持续发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