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仓内严管 仓外严打 让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不掉链

发布日期:2022-04-20 16:04
浏览次数:
字号:[ ]

微信图片_202205061543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对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集中监管仓调研活动时有关要求部署,和全市新冠疫情防控调度会议精神,4月20日下午,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典峰带队到任城区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集中监管仓和高新区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集中监管仓进行督导检查,对监管仓报备预约、入场查验、运输装卸、消杀清洁、核酸检测、货物静置、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等运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与县市区疫情防控部门就进一步发挥监管仓效能、做好进口非冷链疫情防控开展调研研讨。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运行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集中监管仓20个,总规划面积9万余平方米、容量25万余吨。开仓以来,各监管仓严格落实静置期制度,对进口货物、人员、环境实施全流程闭环管控,累计入仓货物65050件、散货13384吨。其中任城区设有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政府监管仓1处,企业监管仓2处(济宁大有食品有限公司监管仓和济宁博源油脂有限公司监管仓),任城区政府监管仓位于红星西路济水大道交叉口南100米路西,共有驻仓监管人员9人,聘用任兴集团负责环境消杀、货物装卸、集装箱清理和消毒处理等作业工作;高新区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监管仓位于济宁高新保税区物流中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可满足3000吨货物集中监管需求,目前共有驻仓监管人员5人,聘用济宁市铭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环境消杀、货物装卸、集装箱清理和消毒处理等作业工作。

下一步,市、县市场交易管理组将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以“应建尽建、应报尽报、应入尽入、应管尽管”为目标,不断强化监管措施、统筹运行管理,坚决做到仓内严管、仓外严打,让进口非冷链疫情防控永不掉链。

严厉打击仓外运行。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对全市采取自行进口、代理进口、进口散装货物、国际邮件快件等4种情形进口非冷链货物的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有效解决企业不报、瞒报、漏报问题。二是系统精准筛查,充分利用“山东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系统,加强数据抽查、比对,确保每批货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三是市县一体排查,建立市、县“周检查、月督导”机制,实施交叉检查制度。四是重点领域检查,着力加强对通过第三方代理公司购进进口货物和购进进口散装货物企业监管。五是硬核打击曝光,严厉查处“不按要求入仓静置”等九不行为,开展警示约谈、公开曝光。六是加大宣传引导,提高企业报备入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群众非必要不买、少买进口散装货物,鼓励消费者进行社会监督,形成群防群控工作合力。

严格监管仓内部管理。一是实行报备预约入仓查验,提前 24 小时预约报备,严格入仓查验、办理登记。二是开展货物消毒和核酸检测。三是落实静置存放,张贴封条注明起始截止日期,达到不少于10 天要求。四是严格合格放行,由集中监管仓出具《监管仓出仓证明》,货证同行、留存备查。五是强化人员管理,建立人员健康信息登记制度,开展每日健康监测,确保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严格作业人员防护、落实区域划分,做好人员离仓、入仓管理。六是加强环境管理,规范消毒措施,严格废弃物处置。七是做好应急处置,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跟踪和研判,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评估和报告。

强化监管仓市级统筹集中管理。一是建立“日报告、周盘点”制度,监管仓每天、每周报告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对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三是实施智慧监管,对20个监管仓(13个政府集中监管仓、7个企业监管仓)实施远程视频监管全覆盖。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个人防范意识。五是组织风险会商,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六是定期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七是成立临时党支部,筑起坚不可破的红色防线。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联合内容保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