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勇争先”市监赋能高质量发展 | 践行服务型执法 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温书记提出全面落实省委赋予济宁的“走在前、勇争先”重大使命,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全市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将认真贯彻国家总局《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有效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模式,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转变执法理念,理清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做好服务型执法,首要任务是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执法理念。执法的目的并非单纯的制裁,而是为了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经济的繁荣。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重处罚、轻服务”的传统观念,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和合理诉求,在处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时,多以教育引导为主,帮助违法者认识问题、改正错误,而不是以完成行政处罚作为最终目的。既让违法者感受到执法的严肃性,又体会到执法部门的关怀,增强企业对执法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提高企业的守法自觉性。
二、改进执法方式,深化执法与服务的融合
改进执法方式,是推行服务型执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通过创新执法手段、优化执法流程、提升执法效率等措施,深化执法与服务的融合。一是执法手段的创新与升级。落实“数字+执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执法办案系统应用,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二是优化执法流程提高调查检查效率。每一次执法检查都提前做好预案,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减少对企业的影响。三是全面落实柔性执法。在坚持严格执法的基础上,注重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手段,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于轻微违法行为,依法采取警告、责令改正等措施进行纠正;对于情节一般但主观恶性不大的违法行为,可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四是注重处罚与监督整改的有机衔接。做好执法“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建立健全事后回访整改复查制度,将回访和整改纳入执法必备程序,帮助企业找准问题、整改到位。
三、完善执法机制,加大执法与服务的力度
一是深刻认识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确保服务型执法落实到位的关键环节。主动接受市局法制监督,加强支队内部监督,完善常态化的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执法行为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完善市区执法机构协调联动机制。二是深化市县一体联动执法办案机制,充分听取基层工作建议,主动做好服务,更加精准指导县市区局落实服务型执法的各项要求。加强支队与主城区执法队伍的紧密协同,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通过实践提升服务型执法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四、提升执法素质,强化执法与服务的能力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是推进服务型执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市场监管领域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能够准确判断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开展执法工作。二是继续推进支队队伍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等制度。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形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执法队伍,为推行服务型执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做好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需要我们从理念转变、队伍建设、制度完善、方式创新以及监督强化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2025年综合执法支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工作新局面。 |